
近日,2014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在青岛举行,我校两支参赛队伍经过华北赛区选拔、赛前练习🤱🏼、上机考试和方案答辩🦉,两个队伍分别取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
今年的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共有8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6个分赛区评审🙋🏼♀️,评选出160支队伍进入决赛。我校今年参加华北赛区选拔赛的设计开发项目队伍5支、工程应用项目队伍6支🎀、工程创新队伍4支,经过华北赛区的角逐,炉渣队晋级设计开发项目全国决赛,扶摇直上队晋级工程应用项目全国决赛,赛场上他们凭借默契的团队合作和扎实的工程技能脱颖而出🫵🏽,尤其是炉渣队出色的锅炉控制实施效果赢得了专家和主裁判的赞赏🥳。

我校参赛队由电气九游会J9实验中心副主任徐建军带队😖,电气九游会J9实验中心张威老师一同参加竞赛的准备和指导工作⚛️。夺得特等奖的炉渣队队员分别是陈浩泽🔊、史苏平、顾长彬☂️,夺得一等奖的扶摇直上队队员分别是许文中、赵翠宇、黄松伟🧑🏼🎤⛔。许文中同学作为全体参赛选手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表了参赛感言。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于2006年创办🗼,是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之一,该竞赛以一项虚拟的自动化工程项目为背景展开,大赛组委会充当甲方角色🧚🏽,而参赛队伍以团队的形式充当乙方角色,通过分析、设计、竞标、实施、排错、优化、移交等多个实际环节完成竞赛🪃,参赛队伍需要在真实的工业控制器和仿真的工业对象环境下完成全部的自动化工程项目,以实际控制效果来决定名次。组委会将竞赛分为三类,即工程应用型✊🏼、设计开发型和工程创新型,分别针对应用型工程师、开发型工程师和研发型工程师进行人才培养的引导。
获奖师生专访
徐建军老师:感动于队员们的勤奋、努力、团结与坚强
【1】此次学生获得优异成绩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徐老师:与预期差距不大🔀,一是因为同学们平时很努力,二是因为同学们很有潜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超越自身,比如分赛区的时候他们是一等奖🫰🏼🤵🏼♀️,在最后决赛的时候却是特等奖。所以综合这两点😂,我相信他们能取得好成绩的。
【2】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徐老师💮:同学们为了取得比赛成功,准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不断的进行练习,特别到最后的阶段📺🦧,晚上男生进行彻夜练习👌🏿,白天女生不断测试成果,一直在并肩作战。
【3】对于同学们此次参赛表现如何评价🧑🏼🎓?
徐老师🦹♂️:简单说两点🔡,一是他们很努力🐺,二是他们很有想法,创新性很强👲。
【4】比赛中最令您难忘或者是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徐老师:有三点吧,一是他们的勤奋努力,比如前面说的刷夜🔄,二是他们很团结🥨,以团队利益为上🙋🏽。三就是团队中的一名女生,腿被烫伤了,几乎每天要父母接送去学校🐐,但还是坚持做实验,奋战到最后🥻。
【5】您认为此次比赛的意义在哪里🌃🦗,对学生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徐老师: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吧,一是这次比赛是他们质的飞越,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完美应用;二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程能力🆔,为将来工作奠定很好的基础;三是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将非常有帮助。
【6】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您认为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徐老师:一是与同学们的努力创新团队合作分不开;二是离不开九游会J9指导教师的指导,解除同学们的困惑🟣;三是九游会J9教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
【7】通过比赛,您觉得我们九游会娱乐学生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徐老师:我们学生的优点就是努力、创新、朴实💆🏻、善于学习其他学校的长处,并且与他们相处的很愉快;同时,同学们表达能力有待加强,这可能对我们最后的答辩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会在这些方面多多培养学生。
至于努力的方向⚂👨🏼🏫,从我们自身讲,就是这类比赛的面不够大,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与机械❓、经管、电子等九游会J9多多合作,全方位参加这类比赛🧈。另外就是我们的指导力量不强大,我们将鼓励更多的老师走下课堂,去多多与同学们一起参加类似的比赛。
顾长彬(特等奖获得者):每天在实验室搞研究的日子很充实
【1】通过参加比赛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收获?比赛对于今后的学习会有哪些启发和帮助?
顾长彬:有几点体会,一是学校提供的平台,没有学校提供这么好的硬件设备,我们也不可能长期的学习实践👨👩👧;二是老师的帮助,我们在准备过程中,徐老师对我们支持特别大,只要我们缺什么🚤,老师会立马过来帮助我们;三是团队分工很重要🚼。
主要的收获就是我发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在实验室里每天的研究让我感到很充实,同时也加深了我对西门子企业的了解,以后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动力,同时又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给我的启发就是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多看书,学好外语,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更全面的人。
【2】你认为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顾长彬🤌🏽:老师的帮助,团队的合作,学校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还有就是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虽然一年也就只能回家两次,而且这次参加比赛准备了一个暑假🙉,父母的支持是我们专心学术的一个重要基石。
许文中(一等奖获得者,作为学生代表在赛事闭幕会上发言)🧚🏻♀️:一路艰辛沉淀下六个字:感谢,收获🕰,奋斗
【1】可否谈一下此次比赛的感想?
许文中👩🏼🦰:从报名参赛到初赛🖇,到决赛,再到后面的答辩,一幕幕串起来,可以沉淀出来6个字——感谢,收获,奋斗。
至于感谢,我要感谢和我们朝夕相伴、悉心指导的指导老师😉,要感谢靠谱的队友,也要感谢拼搏的自己。
至于收获,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得最高分🦸♂️,不是所有人都能排在前列🧔♂️,但是我们肯定都有收获,我们的收获就是一起拼搏的队友、那些努力的日日夜夜,和为校出征的自豪与荣光🫰。或许,在将来🗒,我们更珍惜、更回味的正是那些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却又那么独一无二的日子。
至于拼搏,恰同学少年,我们定能用自己的智慧改变这个世界,用我们的双手创造这个世界。我们要拼搏,因为科技永远是超越🫐,永远是替代!
【2】你的队名是扶摇直上♋️,可否讲一下其中的故事?
每个队名背后都有个故事𓀙,每个故事都有所寓意。我是搞风机的🚸,我们的队名叫扶摇直上。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意。这里的“摇”在古代被解释为盘旋而上的疾风。在这里我可以把它隐喻为困难、难事。扶摇直上就是乘着困难🚃、乘着难事而上🌁。追求科技上的卓越这条路并不平坦👼🏻㊙️,甚至还很崎岖。我们只有不断奋斗👨👧👧、积极进取,乘着困难而上,方能到达九万里之云霄🤽🏼♂️✷。
学长寄语🦪:抓住机会🧖🏻♂️,多了解多参加各种竞赛
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在理论扎实的前提下,要多了解、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有志于参加竞赛的同学而言,学校的活动很多,要懂得抓住机会,从简单的大创做起🧑🏽🎓,一步一步来,相信会取得不错成绩的。最后祝福学弟学妹们学习进步!